刀叉的出現比筷子要晚很多。據游修齡教授的研究,刀叉的Z初起源和歐洲古代游牧民族的生活習慣有關,他們馬上生活隨身帶刀,往往將肉燒熟,割下來就吃。后來走向定居生活后,歐洲以畜牧業為主,面包之類是副食,直接用手拿。主食是牛羊肉,用刀切割肉,送進口里。到了城市定居以后,刀叉進入家庭廚房,才不必隨身帶。由此不難看出今天作為西方主要餐具的刀和筷子身份很是不同,它功能多樣,既可用來宰殺、解剖、切割牛羊的肉,到了燒熟可食時,又兼作餐具。
這是刀叉在西方的使用歷史。而在東方,刀叉使用的歷史卻久遠得多??脊虐l現證實,在距今4000多年以前我們的先人就開始使用餐叉了。西北齊家文化遺址中發現了一些骨制餐叉,是三齒狀的。
這種餐叉,跟我們現在用的西餐餐叉形狀是非常接近的,大小也差不太多。而且值得特別注意的是,這種餐叉出土時,它和勺子和骨刀同在,表明當時餐叉、勺、刀是三件配套的。也很有趣,跟現在西餐的餐具的配伍是一樣的。
